微孔曝气器是污水处理系统中生化处理阶段(如活性污泥法)的核心设备之一,主要用于向污水中充入氧气。
它的核心工作原理是:通过曝气器上的数百万个极其微小的孔隙,将压缩空气分割成极其细小的气泡,然后释放到水中。
二、为什么要把气泡弄得很小?
这背后的科学是关键。根据物理学原理,气泡的表面积与其体积的比值决定了氧气的传递效率。
大气泡:体积大,上升速度快,与水接触的时间短,接触面积(表面积)相对较小,因此氧气溶解效率低,大部分空气未得到利用就逸散到大气中,能耗高。
微小气泡:体积小,上升速度慢,在水中停留时间长,并且拥有巨大的总表面积,使得氧气与水能充分接触,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氧气在水中的溶解效率(通常可达25%-35%,而传统曝气只有百分之几)。
三、微孔曝气器主要组成部分:
曝气器膜片:通常是EPDM(三元乙丙橡胶)、硅胶或聚氨酯等弹性材料制成,上面有大量用激光或机械方式打出的微孔。这是核心部件。
支撑体或底座:通常为ABS工程塑料或不锈钢制成,用于固定和支撑膜片,并连接供气管道。
配气管网:铺设在水池底部的管道系统,用于将鼓风机提供的压缩空气均匀输送至每个曝气器。
四、微孔曝气器优点有哪些:
高氧转移效率:节能降耗的核心优势。
均匀布气:能在整个水池底部提供均匀的气流,避免死区。
良好的混合效果:帮助池内污泥保持悬浮状态,与污水充分混合。
五、应用领域:
微孔曝气器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处理厂、工业废水处理(如造纸、化工、食品加工)、以及水产养殖增氧等领域。